- 相關推薦
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通用11個)
故事是一種側重于事情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jié)跌宕起伏的文學體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 1
長征時期,發(fā)生了一個又一個動人、感人的故事。
我較為了解的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fā)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fā)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小故事卻能夠反映紅軍戰(zhàn)士們的優(yōu)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男孩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zhàn)友們要一些,她沒有這么做,她選擇沉默,不告訴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zhàn)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后悔。一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有一位普通的'紅軍叫做謝益先,過草地時,他分到了四斤干糧。在行軍過程中,戰(zhàn)士們看到了餓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謝就瞞著隊友,把自己的干糧袋給了他們,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涼水充饑,最終,因體力不支,就這樣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來還這一只印著“謝”字的干糧袋時,部隊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這個故事,心中無比的沉重啊!謝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糧食,都是救命的“寶貝”,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毅然把自己的糧食給了那位母親;每天,自己在饑餓中煎熬,也不愿連累隊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還在詢問那母子三人的情況,在得知“他們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帶著微笑,離開了人世……他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誼,對戰(zhàn)友的深厚情誼,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們銘記在心中的“長征精神”。
長征,對于我們新世紀的一代,或許已經太遙遠了。我們未曾經歷過這樣的艱難困苦、這樣的驚心動魄,但這段歷史,還是帶給我們無數的深思。種種永垂不朽的“長征精神”,值得我們去揣摩,去學習。當然,在新世紀,在我們學生中,這些“長征精神”,需要在學習中發(fā)揚,在校園中發(fā)揚,在做人處事中發(fā)揚,在一點一滴的成長道路上發(fā)揚,在為祖國的建設中發(fā)揚。我們要將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讓這些瑰寶,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者。
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 2
眾所周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在整整兩年中,紅軍長征轉戰(zhàn)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zhàn)勝了重重艱難,保存和鍛煉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zhàn)爭和發(fā)展中國革命事業(yè)創(chuàng)造了條件。
在我的心中紅軍是一個被稱為天下無敵的隊伍,紅軍是一個能刻服一切困難的.隊伍,紅軍是一個不怕犧牲的隊伍,紅軍是一個創(chuàng)造舉世無雙的壯舉: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隊伍。在長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紅軍不騎的馬,不吃的糧食,最后英勇的犧牲了;雪山上,軍需部長為了把棉衣發(fā)給每一位士兵,自己卻凍僵了;沼澤地上,一個士兵快被沼澤吞沒時,旁邊的士兵為了救他自己卻永遠地埋在了沼澤地里……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寶貴啊。爬雪山,過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們都完成了,因為他們只有一個目標:新中國。
我們要學習紅軍頑強拼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舍己為人的奉獻精神、其樂無窮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長征途中,紅軍歷經艱難困苦,而我們現在,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吃東西挑三揀四,這個要吃,那個不愛吃,還怕苦怕累,怕臟,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個小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和紅軍對比,真是慚愧極了。
我們今天是祖國的希望,明天將是祖國的棟梁。紅軍的事跡將不斷地激勵著我,要刻苦學習,努力向上,長大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 3
紅軍長征經過二萬五千里征途。
紅軍當中有一名叫小蘭的戰(zhàn)士,她在過雪山的時候不小心將背包里的干糧弄丟了,她不敢告訴大家,因為她怕給別人添麻煩,于是,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到自己的背包里。有一天,一個小同志發(fā)現了小蘭的這個秘密,他看見小蘭吃飯時只吃背包里的'“干糧”——野菜和挎包里僅有的一些干糧。小同志把這件事公開于眾,大家并沒有責怪她,而是都紛紛從背包里拿出干糧分給小蘭,小蘭眼里閃著淚花,不停地向大家致謝。
說了紅軍長征中的普通人也該說說紅軍長征中的知名人物了,比如說:周恩來同志。
周恩來同志聽說有些同志沒有吃的,只能吃草根樹皮和野菜,他便把自己的糧食分給他們吃。有一次冬天,大家很冷,寒風呼呼的刮,大家冷極了,于是周恩來同志便請大家來到他那兒,大家怕打擾他工作,都不進去,就在這時,他說了一句令人暖心的話:“請大家過來吧,否則我會不安心的!贝蠹疫M去了,沒有一個人覺得冷了,因為大家的心是暖暖的。晚上,有許多同志喊餓,周恩來同志便又把自己的糧食分給大家吃。
!多么感人的長征故事!類似于此的事件很多,如:老班長舍己為人,紅軍長征的路途中歷經了許多困難,但他們互相幫助,他們最終贏得了勝利。
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 4
部隊進入草地后,由于環(huán)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紅軍就因此長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隊、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總司令令人將自己的坐騎也殺了,分給通信班、警衛(wèi)班的同志做口糧,還向身邊的同志發(fā)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饑餓的難關。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據張顯揚回憶:“有一回,部隊在一片水草豐盛的沼澤旁宿營。一個小戰(zhàn)士來到水塘旁,突然高興地叫起來:‘野蘿卜!野蘿卜!’張思德過來一瞧,果然,離水塘不遠的地方長著一叢叢野草,葉子綠,形狀跟蘿卜葉子差不多。那個小戰(zhàn)士興沖沖地跑過來,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張思德忙趕上去。一把奪過來,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細細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澀。不一會兒,張思德感到有些頭暈腦脹,全身無力,緊接著,他肚子一陣絞痛,大口嘔吐起來。他急忙對小戰(zhàn)士說:‘這草有毒,快,快告訴……’沒等把話說完,張思德就摔倒了,一時失去了知覺。半個多小時以后,張思德慢慢醒來,模模糊糊地看見小戰(zhàn)士端著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說:‘不要管我,快去告訴其他同志!睆埶嫉戮褪沁@樣把生的希望讓給同志們,把犧牲的危險留給自己。很快,這件事被朱總司令知道了,他表揚了張思德。
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 5
今天是數字王國一年一次的大會,參家會議的有0、1、2、3、4、......99999999!這次大會的任務是選數字王國新任國王,并讓0把象征著王權的.樹枝交到新任國王的手里。
經過投票,2以1票的優(yōu)勢力壓5成為了數字王國新一任的國王。這時5不同意了,說:“我認為,我應該當國王!我是牛筋大學(牛津大學)的碩士;哈夫大學(哈弗大學)的博士;濺橋大學(劍橋大學)的博士后!還有NBA(MBA)學歷;英語466級;拖地(托福);軋死(亞斯)。全國十好干部……我的榮譽和學歷比2高多了!我為什么不是國王?” “好了,5你的話講完了吧!下面我將把樹枝交到數字王國新任國王2的手里!”
因為2當上了國王,所以5很不服氣,于是他們家所有兩條腿的桌子、椅子都加上了一只腿。他也把筷子換成了叉子。又把自己的手、腳砍掉了。把一只眼睛用厚厚得紗布包上,耳朵用棉花塞上、也塞上了一個一個鼻孔。他又摘除了一個腎、一個肺,還有左心房、左心室?傊依锖退砩弦呀洓]有2了!這花了他1年的時間,讓他從富人變成了窮人。 過了兩年,又進行國王選舉。5成功的當上了國王,5剛剛接過樹枝,就因為太激動了,昏了過去,但再也沒有醒來!
同學們,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我們的生活里離不開2!其實2就在我們身邊!
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 6
今晚,我一口氣讀完了《紅軍長征故事》,里面一個個堅強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里面主要講了紅軍長征中爬雪山,過草地等種種磨難中發(fā)生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讀完之后,不禁令人感慨。
小蘭十一、二歲就參加紅軍,翻過一座座雪山,越過一片片草地,成年人都快頂不住,可她為什么能隨紅軍這樣走過兩萬五千里長征?原因就是她身上有一種不怕吃苦、堅持不懈的精神。
賀子杰身上有13塊彈片都不吭一聲,人們稱劉伯承將軍為“軍神,活著的鋼板”,在賀子杰這位女人身上更也是可見一種的。
共產黨為什么取勝?國民黨軍為什么戰(zhàn)敗?這不是因為國民黨軍不會打仗,而是因為他們每到一處就抓壯丁,搶糧食,到處鬧得雞飛狗跳。結果最后有傷員沒人抬,被圍剿沒有引路。在我們生活與學習中,也要向革命前輩學習,譬如在學習,偷懶是不可取的.,必須持之以恒,成績才能提高;生活中,不怕吃苦,不氣餒,才能做好每一件事,這難道不是真理嗎?在我的學習生活中,當我想偷懶時,耳邊都會響起這樣一句話:“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這時,我又會放棄偷懶的念頭,繼續(xù)投身于學習之中。
是的,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只要牢記“長征精神”,就沒有什么困難就過不去了。我要沿著“長征精神”前進,永不言敗!
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 7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當我看完《紅軍長征的故事》,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爬雪山、過草地那驚天動地的畫面和飛奪瀘定橋那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久久地在我的腦海中呈現,震撼著我的心靈。我內心不由自主的發(fā)出這樣的贊嘆:“這簡直是鋼鐵一樣的隊伍,創(chuàng)造了中國戰(zhàn)爭史上史無前例的壯舉。”
勇敢!偉大!萬里長征,面對的是千難萬險:有高山懸崖,冰天雪地、湍急的河流、渺茫的`沙漠、無底的沼澤,有百萬虎狼之師,前面堵截,后面追擊。一重重令人感到像登天一樣難的無法克服的困難,卻被這支隊伍戰(zhàn)勝了!這就是紅軍,這就是英勇無畏、堅韌不拔的紅軍。
對照紅軍,我覺得很慚愧。記得有一次運動會,我的腳擦破了一點皮,就喊著疼,不去比賽了。還有一次我有一道難題不會做,沒有經過什么思考,就不做了,F在想起來,我很后悔,恨自己是那么怕困難,不敢去面對它。紅軍長征的時候,吃的是皮帶、草根,穿的是草鞋和又破又薄的衣服,他們卻翻過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走過了坑坑洼洼的無邊的草地,戰(zhàn)勝了一道又一道的困難。相比之下,我覺得自己是那么脆弱,那么渺小。難道我就不能像紅軍那樣面對困難勇往直前嗎?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紅軍長征的勝利,給革命事業(yè)帶來了無比光明的前景。我們的學習,也像長征一樣,只要攻克一道道難關,就會獲得巨大的勝利!
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 8
“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倍嗝锤腥朔胃脑娋浒。≡诙f五千里長征途中,戰(zhàn)士們爬雪山、過草地,有多少戰(zhàn)士壯烈犧牲!最近我讀了《炊事班的故事》一篇文章,主要內容是:
一個炊事班,在長征路上給戰(zhàn)士燒水、做飯。經常翻過幾座山去買谷子。有一次,戰(zhàn)士們爬山,有人一坐下就起不來了,炊事員急忙去搶救,不讓一個戰(zhàn)士犧牲在上上,可在搶救中,兩個炊事員卻倒下了。甚至有時炊事員為大家服務,自己累得停止了呼吸,最后,炊事員全犧牲了。
讀完這篇文章,我的眼睛濕潤了。戰(zhàn)士沒有一個因饑餓而倒下,但炊事員卻全死了。
我想起了我學過的一篇文章叫《豐碑》,是寫一位老紅軍戰(zhàn)士,在寒風刺骨的天氣里凍死了,經過一番調查,才知道他是軍需處長。我想:軍需處長管理棉衣,完全可一讓自己穿的暖一些啊!但為什么會被凍死?這位軍需處長與炊事班中的人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令我深受感動。他們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時,我們卻很自私。交班費時,不愿交,拖了一天又一天,才交了一點錢。還有時打掃衛(wèi)生,老師分配完任務,有些同學在勞動時,不是肚子疼就是腳扭了 ,要不然就是去廁所,一直到勞動結束。
自從我讀了《炊事班的故事》以后,我醒悟了,班級是一個集體,學校是一個集體,社會是一個集體,只有我們共同去營造、無私奉獻,才會使生活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 9
風兒在怒吼,雨兒在哭泣。連風雨都被紅軍長征的故事感動。長征,二萬五千里,紅軍戰(zhàn)士靠自己的雙腿完成多么巨大的艱難行程。這是人類史上的奇跡。讓我們再來重溫那段艱苦的歲月吧!
看,瀘定橋下水流湍急,洶涌無情!敵人的槍彈更是瘋狂而殘忍,但戰(zhàn)士們并沒有因此害怕、退縮,鮮血染紅了一根根烏黑、冰冷的鐵鏈,他們仍是前進、前進……終于他們登上了對岸橋頭陣地,消滅了全部敵人。
聽,在無邊的草地上,老班長用和藹的聲音叫小同志把魚湯喝下。他們的糧食已經斷了好幾天了,菜地里的野菜也已被挖盡!饑餓,像一只只無形的怪獸,隨時吞噬著戰(zhàn)士們的生命!老班長用一根生了銹的魚鉤,好不容易釣到了一兩條小魚,用它煮成魚湯給小戰(zhàn)士喝,自己卻沒舍得喝一口。在其他戰(zhàn)士走出茫茫草地的同時,他卻永遠倒下了!
紅軍長征已經過去很多年了,那些英烈的背影也已日漸模糊。每當想起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我依舊會熱血沸騰,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中的光輝篇章,紅軍長征被譽為地球上的紅飄帶。他們的英雄氣概,他們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精神,為世人譜寫了一曲氣貫長虹的英雄贊歌。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長征的事情。有時學習就像長征,它以“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激勵我們,使我們進步。為奧運備戰(zhàn)的運動員們就像在長征,面對著 “敵人”,他們總是很冷靜的,用自己的毅力和實力,獲得輝煌的成就。生活也像長征,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一次次的挫折,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讓我們永遠銘記紅軍長征的歷史,繼往開來,在社會主義新“長征”中建功立業(yè)!讓長征永遠在我們心中。
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 10
1935年元旦,紅一軍團二師四團團長耿飚化裝到烏江江邊偵察,他剛剛接到強渡烏江的任務。
烏江素以天險著稱,為遵義的天然屏障。江面寬約250米,深不可測。水流湍急,水溫僅有10度,對岸敵人密布崗哨,工事堅固。這么寬的江面,如沒有渡河工具,渡過幾乎不可能。二師立即趕制竹筏,同時挑選出習于水性的18個戰(zhàn)士,準備派他們游水過江,以擾亂敵人的警戒,掩護后續(xù)部隊強渡。
第二天9時左右,18人中的`8個勇士,每人各備駁殼槍一支,奮然躍入江中,帶著架設懸橋的繩索,向對岸游去。江寬水急,人雖游至對岸,可繩索怎么也拉不過江。只得以竹筏強渡,竹筏至中流時被敵擊沉,強渡無功而返。當夜,又組織第二次強渡,將單層竹筏改為雙層竹筏。4只竹筏同時強渡,3只被江流阻回岸邊。三連連長毛正華的第二筏劃至江中后也沒有了消息。
第二天,強渡繼續(xù)進行,當竹筏劃至中流,只見從敵人工事下的石崖里,跳出幾個人來,向著敵人一陣猛烈掃射,敵人被打得暈頭轉向,落荒而逃,我們的竹筏這才順利地登了岸。這些接應的人是誰呢?
原來,毛連長于2日晚偷渡時,率戰(zhàn)斗員4人登第二筏,這個竹筏不知怎樣竟然靠了彼岸。在他們登了岸后,等待其他竹筏靠岸,卻都不見來人。這種情況下,5位戰(zhàn)士只能圍坐在一堆,在烏江邊石崖下過了一夜。
第一批強渡的十幾個戰(zhàn)士與毛連長等會合了,在占領了敵軍的崗哨陣地后,繼續(xù)向敵人仰攻,接連幾個手榴彈,在輕機槍掩護下,刺刀用上去了,敵人陣地被徹底奪取了,一個排死傷過半,其余的倉皇逃竄。因此,天險的烏江,就這樣的被突破了。
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 11
出草地后,我掉隊了。那時師長張振坤騎著馬,親自帶著收容隊,收容掉隊同志。他一眼認出了我,問我:“小伙子,你怎么掉隊了?平時你精神不是蠻好嗎?”我告訴師長,糧食吃完了,實在走不動了。他聽了后,很久沒說話,他讓我把槍放到他的馬背上,讓我上馬。可我怎么能讓師長走路呢?我堅決不肯,于是他說,前面有個森林,到了那后,我們把馬、騾子全殺掉,煮著吃,你可一定要來!然后他就走了。
師長剛走,來了個政委。他一見我那副模樣,立刻就火了:“你怎么搞的!”“我實在走不動了,我不走了!币宦犨@話,政委火冒三丈,拿著棍子朝我背上狠狠打了一棍。
怕被再打,我只好低著頭繼續(xù)往前走,但我心里真是委屈,我邊走邊哭,可想想前方有牛肉吃,我又強打精神振作起來,一口氣走了10里路。一到目的地,發(fā)現牛早殺好了,我分了小半碗牛肉。后來想來,我真的`感謝政委那一棍子,他當時是為我好,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為了多救一個人出去。
伍衡陽,湖南省石門縣人。1918年10月出生,1935年8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副軍職。歷任班長、營支書、團組織股長、團政治處主任、東北十縱隊八十八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主任、東北公安部隊干部部副部長、山東省昌灘軍分區(qū)副政治委員、山東省濟寧軍分區(qū)政治委員等職。
他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和各時期的主要戰(zhàn)役?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參加過著名的五臺山、遼西、平津等戰(zhàn)役。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同年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二級解放勛章各一枚,1988年授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65年8月離職修養(yǎng)。
【長征中令人感動的故事】相關文章:
令人感動的故事03-09
紅軍長征的故事04-22
長征的感人小故事06-02
令人感動的小故事08-04
紅軍長征感人故事04-29
紅軍長征的小故事06-03
一個長征小故事05-30
長征十大催人淚下的故事06-06
長征的一個小故事06-02